欢迎您加入
内蒙古企业财务管理协会


追随总书记足迹——探寻义乌市社会组织创新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3-10-30 16:03点击量:1016来源:本站整理
9月2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浙江省义乌市,考察了该市后宅街道李祖村和义乌国际商贸城。这是他第13次来到义乌考察,对这座浙中小城,总书记给予了厚爱与期待。
李祖村和义乌国际商贸城,分别代表了义乌的两种气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透过义乌,我们看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既有蓬勃发展的繁华城市,也有活力无限的美丽乡村。
在李祖村,义乌市农创客发展联合会会长金靖向总书记介绍了村里引入和培育青年创客的相关情况;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义乌市文化用品行业协会、市化妆品行业协会、市拉链行业协会、市中国小商品城商会等14家义乌市行业协会商会的负责人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义乌市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并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的生机活力。
在市民政局的积极引导下,义乌市现有1590家社会组织,一大批优秀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领军人才接连涌现,获得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全国“四好”商会、“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多年以来,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义乌市社会组织积极助力“共富乡村”的先行探索和县域经济的改革创新,在深入践行“两个先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代不负奋斗者。日前,记者追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先后来到李祖村和义乌国际商贸城,聆听社会组织在助力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中的奋进故事,感受奋进新征程中磅礴的社会组织力量。
村民和农创客们一起创作了充满乡土气息的墙体彩绘作品,引来游客拍照。
白墙灰瓦,飞檐翘角。盛放的凌霄花从墙头垂落,累累的柚子压弯了枝条。整洁雅致的小巷中,中外游客熙熙攘攘。热闹的烟火气,弥漫在李祖村这个四面环山、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小村中。
从被当地人称为没有希望的“水牛角村”,到如今的“千万工程”示范村,李祖村实现了精彩蝶变。一张张充满田园风趣的彩色墙绘,一家家特色网红店铺的打造,一个个来到村里的城市家庭……在李祖村不断迭代升级的过程中,社会组织始终是重要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
助力打造美丽乡村,让李祖村成为人们向往的“诗与远方”
长长的木桌对面,坐着干练从容的义乌市农创客发展联合会会长、李祖村运营团队负责人金靖。习近平总书记来李祖村考察时,她向总书记介绍了村里的“共富广场”和引入、培养青年农创客的情况。
三年前,金靖通过社会招募来到李祖村,负责运营招商和推广宣传。那时,村里的人居环境已经打造得很好了,是一个小有名气的美丽乡村。
义乌市民政局党委委员方建生是李祖村人,他向记者介绍,“千万工程”启动后,李祖村对村里的人居环境、公共设施等进行全面改造。在这个过程中,义乌市多家社会组织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积极参与其中。义乌市市政行业协会参与村里的道路和绿化改造;义乌市体育总会参与村里的健身设施规划和安装等工作;义乌市电工服务协会参与全村亮化工程规划和改造;义乌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促进会对村里的古迹进行维护修缮……
2017年,为响应“千万工程”第二阶段发展乡村产业、文化等的要求,李祖村建起了两幢共48个套间的小高楼,供村民居住;修缮改造收回的老宅,出租给青年农创客使用。金靖和其他团队成员因势利导,指导青年农创客对店铺进行美学改造,打造“抬头见山、低头嗅花”的美学生活空间。
现在,行走在李祖村一条条幽深小巷中,朴素雅致的田园风扑面而来。一家家店铺掩映在绿植后,独具美学创意,带给游客不同的视觉冲击和惊喜。从城里来到乡村的姑娘“南瓜”,在她的糖水铺里摆满了大大小小、胖乎乎的塑胶南瓜;“合和棉麻”布衣店的老板娘将一半店铺改造为茶室,从茶室的窗户望出去,看到的是小巷里悬挂的红色灯笼、高低错落的盆栽、飞起的檐角和连绵的山峰……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村容村貌的整治和提升,让李祖村成为了一个拥有“诗与远方”的梦里田园。
助力打造共富乡村,让李祖村“有产有业”“有根有魂”
从2011年开始,“千万工程”实施进入第二阶段,美丽乡村建设为广大乡村带来了产业、文化和城乡重构的变革。在这一时期,李祖村开始全面打造村里的产业和文化生态。
“招商引不进、创客待不住、游客留不住、收入提不起,成为三年前我刚到李祖村时面临的主要问题。” 金靖说。
金靖和其他团队成员分析了李祖村的优势:美丽乡村,古朴浑厚,原生态保存较好;从城里过来,最近的车程只需15分钟左右;位于“德胜古韵”美丽乡村精品线上,人流量和商机较多。
只有让年轻人扎根农村,才能为乡村发展带来活力和动力。金靖和其他团队成员商讨确定了李祖村招商运营思路:建立农创客产业园,引入青年农创客,打造整村年轻化业态;选塑典型商铺进行宣传推广,吸引更多商铺入驻;在产业发展中注入文创元素,梳理李祖村村名故事、打造“有礼的祖儿”微信小程序、介绍店铺故事和历史,挖掘李祖村的“根”和“魂”。
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农创客来到李祖村。义乌市农创客发展联合会为李祖村引入了34个业态,入驻的网红店铺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向外界介绍李祖村,带来了可观的游客量。一些原先在城里工作的本村大学生返乡创业,成为村里众多农创客中的一员。
农创客来了,游客来了,村民的收入也提上来了。村民们成为了房东、股东或员工,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3年的不到5000元,增长到现在的5.2万元。
“乡村应该是‘诗与远方’,但不应止于‘诗与远方’。” 金靖说。
谈及未来的发展,金靖介绍说,义乌市农创客发展联合会正在筹备迭代升级李祖村农创客产业园,将其打造为义乌农创客孵化中心。
“我们将搭建共享平台,为更多有志于投身乡村建设的青年农创客提供策划、设计、运营、培训等创业服务,更好地助力‘千万工程’。” 金靖说。
助力推进城乡融合,让李祖村成为“义乌人的后花园”
青年农创客们天马行空的创意,牵起了城与乡渐行渐近的根根丝线。社会组织搭建平台、引线织网,织起了城与乡深度融合的“连心网”。
走进李祖村悬挂着“乡恋学堂”牌匾的老宅中,左手边第一个屋子就是义乌市青年之家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的办公地址。该中心主任金利宾告诉记者,中心于2020年入驻李祖村,并于2022年3月在李祖村组织举办了义乌市首届青少年服务项目交流会,引导社会组织更好地关注乡村儿童服务,促进城乡融合。交流会期间,中心还邀请了浙江省内20余家社会组织,到李祖村交流分享青少年服务项目。
城与乡的融合,不只是以城带乡,还要以乡促城、城乡互补。这其中,关键的一点是盘活农村的“有”,让每寸土地、每处山水都充满魅力。
义乌市青年之家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联合义乌市农创客发展联合会和村里的青年农创客,开展了 “童心助农”“青春义乌音乐会”“暑期夏令营”“乡恋读书会”等活动,带领城市青年、儿童走进李祖村,让他们近距离感受田园美景和乡村美学,为李祖村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活力。
在衔泥小筑,孩子们学习制作扎染,了解染色工艺;在南瓜家糖水铺,孩子们自己动手搓芋圆;在田间地头、山上水边,孩子们拔花生、摘南瓜、做木工,体验劳动的快乐……
这是2022年7月义乌市青年之家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开展的“行走的乡村”社会实践·李祖站一日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服务中心带领城市里的孩子们参与李祖村的多个青年农创客项目,引导孩子们深入了解李祖村、了解不同职业背后的故事,并体验农村生活。在快乐的“吃喝玩乐”中,孩子们度过了难忘的一日,走的时候恋恋不舍。
来源:《中国社会报》


蒙公网安备 15010302000879号